金秋十月大牛配资,吕文扬和段元踏上了前往元诚板栗园的旅程。清晨六点,两人背着竹篓,戴着布手套,站在元诚村口那棵百年银杏树下,望着远处层林尽染的山坡上点缀着的褐色刺球——那是板栗树成熟的标志。
"听说元诚板栗是这一带最香的,"段元搓了搓手,呼出的白气在清晨的寒意中缓缓散开,"我爷爷说他小时候每年都来这儿捡板栗,一捡就是一麻袋。"
吕文扬笑着从背包里掏出两个厚实的布手套:"我做了功课,元诚板栗园的树都是野生野长的,刺球特别扎手,不戴手套可不行。"他晃了晃手中的自制工具——一根绑着铁钩的长竹竿,"我爸帮我做的,专门用来打高处的刺球。"
两人沿着蜿蜒的山间小路向板栗园进发。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枫叶洒在小径上,形成斑驳的光影。路边野菊绽放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落叶的芬芳。
"看那边!"段元突然指着山坡上一片茂密的树林,"那就是板栗园了!"
展开剩余78%远远望去,山坡上散落着几十棵高大的板栗树,树干粗壮,树皮皲裂如龙鳞。树上挂满了绿色的刺球,大的有拳头那么大,在秋风中轻轻摇晃。
走进板栗园,脚下是厚厚的落叶,踩上去发出"沙沙"的响声。吕文扬立刻被一棵大树吸引住了——树冠上挂着十几个硕大的刺球,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。
"我先来试试这竹竿,"吕文扬拿起工具,仰头瞄准一个低垂的刺球。他轻轻一钩,刺球便晃晃悠悠地脱离了树枝,"啪"的一声掉在地上。
段元赶紧后退两步,惊呼道:"小心!还没裂开呢!"
果然,刺球掉在地上后,并没有立即裂开。吕文扬戴上手套,小心翼翼地用脚踩住刺球,然后慢慢滚动。随着他的动作,刺球的裂缝逐渐扩大,露出里面褐色的板栗果实。
"哇大牛配资,有三个!"段元兴奋地蹲下来,帮吕文扬把板栗从刺球中取出。新鲜的板栗外壳油亮,带着泥土的芬芳。
吕文扬继续用竹竿敲打树上的刺球。有些刺球掉下来时直接裂开,金黄色的板栗滚落在落叶堆中;有些则依然紧闭,需要人工剥开。段元很快找到了窍门,用石头轻轻敲击刺球的缝隙,就能让它们裂开。
"看这个!"段元突然喊道,他从一个特别大的刺球中取出了四颗板栗,其中一颗比其他的大了一圈,"这颗绝对是板栗王!"
吕文扬笑着走过来,接过那颗硕大的板栗:"确实不小,估计有普通的两倍大。"他小心地放进竹篓里,"听说元诚板栗园有几棵百年老树,结的果子特别大,特别甜。"
中午时分,两人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,分享着段元带来的三明治和吕文扬妈妈准备的腌萝卜。竹篓里已经装了大半篓板栗,有裂开的,也有完整的刺球。
"尝尝这个,"吕文扬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刚摘的板栗,剥开外壳,露出金黄色的果肉,"生的也能吃,特别脆甜。"
段元迟疑地接过板栗仁,咬了一口:"哇,真的好甜!比市场上买的甜多了,还有种特别的香味。"
吕文扬点点头:"这就是野生板栗的好处,没有化肥农药,自然生长,甜度更高,营养更丰富。"
下午,两人开始挑战更高的树冠。吕文扬用竹竿瞄准一个挂在高处的刺球,用力一钩。刺球摇晃了几下,然后突然掉落,直奔段元头顶而来!
"小心!"吕文扬惊呼。
段元本能地一闪,刺球擦着他的肩膀落下,在地上弹了几下,最后停在一堆落叶中。两人愣了一下,然后同时大笑起来。
"看来我得先练练准头,"吕文扬不好意思地说,"差点给你来个'板栗袭击'。"
段元揉了揉肩膀:"没事,这比健身房的训练有意思多了!不过下次瞄准点,别再瞄准我了。"
夕阳西下时,两人的竹篓都装满了板栗。吕文扬统计了一下:"整整十五斤!按照市场价,这些野生板栗能卖好几百呢。"
段元摇摇头:"我可没打算卖,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尝尝,他们肯定会很高兴的。"他拿起一颗特别大的板栗,放进贴身的口袋里,"这颗最大的留给爷爷,他最爱吃板栗烧鸡了。"
回村的路上,两人遇到了一位背着竹篓的老农元诚。老农看到他们的收获,笑呵呵地说:"小伙子们,摘了不少啊!元诚板栗园的板栗可是我们这儿的宝贝,每年秋天都有人专门开车来买。"
吕文扬好奇地问:"大爷,这些板栗树都是野生的吗?"
老农点点头:"大部分都是,有些树都有上百年历史了。它们自己生长,自己结果,比人工种植的香多了。不过现在年轻人都进城了,摘板栗的人越来越少了。"
回到村口,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天。吕文扬和段元站在银杏树下,看着竹篓里满满的收获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
"明年秋天,我们再来吧,"段元提议道,"早点来,还能看到板栗开花呢。"
吕文扬点点头:"好啊,到时候我们带更多工具来,争取摘满一整篓'板栗王'。"
夜幕降临大牛配资,两人背着沉甸甸的竹篓踏上归途。元诚板栗园里,秋风轻拂,刺球在月光下静静地等待着明年的丰收。而这段摘板栗的快乐时光,将成为他们友谊中又一段珍贵的回忆。
发布于:湖南省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